近日,作为我市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试点区域,滨海新区太平镇率先启动“联网型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”安装工程,通过智能化设备与民生服务深层次地融合,为居民消防安全筑起“数字防线”。
记者了解到,太平镇联合消防部门为辖区内残障、失能、65岁以上独居老人等免费安装联网型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。每到一户,工作人员都向居民详细讲解智能烟感报警器的功能、使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几点,并配合技术人员来安装、检测和现场模拟报警。
这些报警器与数字平台相连,实现了火灾的实时监测与预警,报警器与用户的亲属、邻居、村委会工作人员等至少3人手机号绑定,若发生火灾,系统立即发出警报,并将信息同步发送给关联人员,为救援工作争取宝贵时间。“现在装了这个智能报警器,一旦有危险,手机就能收到提醒,心里踏实多了!”孤寡老人刘大爷点赞道。
太平镇公共安全办主任刘春行介绍说,独居孤寡老人是,火灾防控意识和能力都相对薄弱,安装联网型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旨在保障消防安全。对此,太平镇决定为全镇孤寡老人免费安装这款智能烟感报警器,并将其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。截至目前,太平镇已为全镇孤寡和失能老人免费发放并安装了200台联网型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。
安装完成后,镇村工作人员再次入户走访,了解报警器使用情况,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并来优化调整,形成报警器使用管理的完整闭环。“村干部手把手教我怎么用,连按测试键听警报声都演示了好几遍,特别有耐心,这下再也用不着担心自己一个人居住的安全问题了!”村民们和记者说,自从家里有了这款高科技智能报警器,大伙儿都安全感倍增,心里更是感觉暖暖的。
此外,太平镇还充分的利用数字乡村建设成果,通过广播、公众号、微信群等数字化渠道,广泛传播消防安全知识;并结合村居其他线下活动开展宣传,形成了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立体式宣传体系,有效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“我们还计划在今年底对全镇重点商户和公司进行普及安装。”刘春行介绍说,他们尝试数字技术与消防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、多元化宣传、个性化服务相结合,有效提升的消防安全保障水平。未来,太平镇将持续深耕数字乡村建设领域,迭代优化安全管理体系,切实筑牢数字防线,全方位、无死角地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保驾护航,稳稳托举乡村发展的安全基石。
从一氧化碳报警器到联网烟感设备,从“人防”到“智防”,太平镇正以科技之力织密乡村安全防护网。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,更多“看不见”的智能终端将成为守护百姓安宁的“哨兵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底气。